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20171013 領袖與管理者

傳威 領導群雄
2017  242  241  240  239  238  237  236  235  234  233  232  231  230  229  228  227  226
------------------------------------------------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1020..242...................................
....1013..241...................................
George在1896年4月,被TuskegeeInstitute校長Dr.BookerTaliaferroWashington,
邀請出任該大學農務系教授位置,這不能為你帶來金錢名聲地位,藉你現在擁有的,
終有一日會得到你所應得的,唯一此刻要求你的是放棄目前在愛荷華州,
受人尊重接納的專業,安舒及人際關係,努力向另一目標進發,
殷勤地經營這個學系,使那些本來在窮困低階,於廢墟裡的人,
重拾人生光明,進入豐盛裡,得過正常人的生活模式,你的部門,
只存在於你腦袋中的一些紙張及實驗室,而我需要的,是你對這個理想的真心。
他,二話不說,放棄安舒榮華富貴,遷至南部深入窮困充滿黑奴的地帶Alabama,
因種族歧視的緣故,只能作二等公民,但堅持,為要實踐一個不自私的思想,
助所有的窮困,及於艱難當中的人群。在當地的大學,開始他的教育工作,
在農務研究中,得革命性的成就,使國家的農業種植技術躍進,讓南部的黑人農夫,
得著自己的家業,他擅長將教室的理論,實踐於現實裡,帶來效益,改善生活。
....1006..240.........[Proverbs 3:6]..........................
最後獲SimpsonCollege接納,主修油漆及鋼琴,學業優秀,藝術作品創作,
更有一件於參賽中得第一,文學作品多份報章刊登,音樂上,也有才華。
經營農場外,亦創建一家洗衣店,以支付大學學費及生活費。
翌年,於愛荷華州立大學持續學業,主修藝術,又擔任競技團隊教練,
校內軍訓隊同齡組別的隊長級別,YMCA幹事,辯論學會成員。
不久,突然希望轉到農務專業,原因是覺知農務上的教育,可助自己的種族。
就這樣,完成了農務學,植物學及園務學,取農務碩士學位,助打理校園植物,
之後更取得植物學及繁殖學的專業資格,是大學第一位的美國黑人院士。
Where there is no Vision, there is no Hope.  How far you go in life depends on your being tender with the young, compassionate with the aged, sympathetic with the striving and tolerant of the weak and strong. Because someday in your life you will have been all of these.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unlock the golden door of freedom.  Our creator is the same and never changes, despite the names given Him by people here and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Even if we gave Him no name at all, He would still be there, within us, waiting to give us good on this earth.  Do the common things in Life in an uncommon way.   There is no shortcut to achievement.    If you love it enough, anything will talk with you.  [Proverbs 3:6]In all thy ways acknowledge Him, and He shall direct thy paths.
....0929..239.......經歷不自私思想的滿足感..............
述過了九個成功思想,第十個?
手拿電筒光照明他人前路的,很難不先照明自己的。
一年青人,George Washington Carver,12歲已離開父家,
在學校附近寄宿,課餘農場工作,自給自足,每當遠看一高地大學,
便熱切期待可以在那裡得著優質教育,亦為此努力生活。
20歲,如願考入此大學就讀,但因黑人身份,被校內委員,拒絕了。
未想過放棄的他,創建了一農場,嗜好著栽種,成了創業推動力。
....0922..238.......獎勵................................................
第五個有效鼓勵別人共同分享意見的方法,是獎勵。
被採納邀請的精英,要是優質思想家,重視及尊重別人的價值,
於合作的事上富有經驗,在情緒及性格上,富有安全感,
當予優厚待遇作激勵,讓他們更樂於委身,帶來建設性貢獻,
是對他們的一份,知遇之恩,充分器重。

優質的領袖,其領導力,必然涉及共同分享思想的元素,
使人各盡其職,潛能發揮,勇於嘗試,熱情貢獻,互補不足,
集眾人智慧,信任人,無為而治。自處待人,深知自己,
只是團隊中一員。

與人溝通合作,成軸心引發別人,給予軌跡,方向及目標。
無論予他多少人,也輕鬆自如發揮他們,讓意見及貢獻流露。
....0915..237........人選...............................................
人選正確,同枱討論,可見效益及價值,可讓群體成功。
此類人,有大渴望,性情願意捨己成全大局,動機純正,
又讓他人意見及思想增值,於超頻下仍有修養內涵品德及反應,
是卓越優質的高EQ。

若按交情,環境及形勢方便程度,組合同工,不常有優質意見。
自知未能貢獻,縱得邀請,也不該因人情禮貌,浪費眾人時間。
同坐一張枱,讓人蒙羞慚愧,添人壓力等,都是不好。

在自己弱項上欣賞感激他人,以強項與人互動,歸功予別人。
有著自知之明,明白於枱上的角色及定位,團隊利益優先,
懂適時發言及緘默,向他人學習及請教,又誘發他人優質思想,
有成熟及經驗,與人和睦討論,促合作程序及氣氛,
又不為群體帶來遺憾或挫折感。

勇於認錯,拆毀礙事的自尊心,勇於腳踏實地的承擔,
將提議付諸實行,付上代價。討論後,尊重群體最終決定,
同心支持決策及行動。
....0908..236.......................................................
了解看重,共同思想的重要後,隨後是,由競爭進入合作。
要學懂善用議程Agenda這工具,設定共同方向目標,
事前想過當中涉及的步驟及過程,可推動鼓勵齊心聚焦,共同分享思想。

震撼人心的話,最值得細味,得著好意見,參考價值,便浮現。
自限意見來源,或帶著歧視的,不智。重視合作,渴望整體完成一件工作,
期待組合內,人的好意見,在非競爭,非為超越,能聚焦幫助團隊整體,
整合思想,引出欣賞,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及貢獻。

越尊重智慧的話語,會越少發言多聆聽,是共同方向及原則。
....0901..235.......................................................
互相交流意見的程序,價值在於引領人到前所未有的領域。
常聆聽他人意見的人,能成就的,比只強調自己意見的人,
更具深度闊度,動力及效益,也提高。處理大事前,
宜先找一班志同道合的人,預先群策群議,讓眾人活在共同思想中,
程序進入了,便無往而不利了。
....0825...234......................................................
可擴展空間的多少,可從有多看重共同分享思想,
重視他人意見程度。重視尊重的,會認同對方的存在價值,
因一生果效,由心發出,行為自然會表現出來。

廣開言路的領袖,思想,較全面立體少死角。
花時間與有價值的人相處又聆聽,參與他們的所作的工,
相助之,意識會受他們影響,有著他們的樣式。

避而遠之,輕看他們一舉一動,不出一句意見的,
或充耳不聞其意見,當人透明似的,不重視的,
會發厭煩信號,渾身不自在等。

待他人的價值觀,要闊,因這是撒種的好時候,
人脈得擴展,學習速度,也加快。
.......0818....233..................................................
實踐鼓勵人共同分享思想的,都有益無損。
先相信別人意見具價值,可較易接納別人的觀點。
過程中,情緒上具安全感及滿有自我價值的,有著自信表現,
肯定自身權力地位身份,無懼挑戰或拒絕,懂得考慮別人的意見。
.......0811...232...................................................
第六,共同分享思想,是唯一讓我們擁有偉大思想的方法。
適當的組合一個團隊,或與不同的人去傾談討論,諮詢意見,
從中找出最好的,或綜合了最好的,去執行。團隊的服待,
總比獨行俠,或兩至三人小組,來得偉大。

從來,最好的答案,是來自眾人思想裡面最好意見的組合。
縱觀身體,在設計時,已設定要各盡其職,互相合作,團隊精神,
共同貢獻,協調運作配搭,互補不足扶持幫助,才得健康強壯及生存。
當中的法則及定律,解釋了共同分享思想的重要。
......0804....231...................................................
第四,共同分享的思想,總比單一的思想強勁。接納好的意見,
能增人的才能。兩個腦同思想一個方向,好比兩馬拉一架車,馬力大增。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易折斷。若個人做到一份工作,二人同心合力,
可產十倍果效,當中竅門,是合作,可產幾何級數的威力。

[傳4:9-12]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
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
不容易折斷。

第五,共同思想,讓你得更高回報價值。同心擁抱共同思想,
可組合出共同行動,及其他好處,如更大幅度的個人經驗增值,
提升祝福。且共同處理一件事,也優質十倍。

關係,帶來良性進步,重要。家庭及國家,關係與互助,密不可分。
處理得當關係,合作會好,會相互依存,世界更好。

劉邦,漢朝的開國君王,是表表者。
劉備,他的後裔,由織蓆小民,白手興家,安邦定國,
由落難貧苦家庭,後成三分天下的蜀國。
康熙,清朝一成功的皇帝,是人事人和關係的高手。
周恩來,談判專家及外交能手。
諸葛亮,毛澤東,秦穆公,唐主李世民,明主朱元璋等,
都有值得人參考的優質性情。
.......0728....230..............................................
第三點,是共同思想,比單獨思想,更成熟。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會成熟,那產品或結果,便出類拔萃。自欺欺人,一廂情願的自以為,
會多碰釘子,歷經磨難,終醒覺自己的不足,尤是經驗,
即缺行事為人的智慧。二人經驗的互動,促雙方更快成熟,成長。

一剛任職滿有幹勁的牧師,自知經驗不足,但他願意嘗試搜羅,
已建立最大教會,且運作成功的牧師,逐一學習他們的思想。

1970年初,藉寫信予美國十間成功的教會牧師,又付上大筆奉獻,
邀他們來分享。幸好,一位牧師回應到訪,雖沒分享太多心得,
又只答了數條問題,但用心聆聽的他,為的是學習,他做足筆記,
像海綿般盡吸一切教導,不論是對方的經驗及老練,單純的動機,
讓他的一生,真的被改變了。

無經驗,問題不大,學懂借力又付出,四周隱藏的寶藏金礦,
如虛心學習前輩的經驗,將一生受用,又成謙遜好學,得人尊重的人。
.......0721....229..............................................
LearnFromOthers。對比個人獨立的思想,共同分享的思想更能開創,
因凡個人皆有著不自知的傾向。創意,可來自人的合作及組合。
群體的思想,經組合後,可以是意想不到的偉大思想。

基於一班與之合作助手的貢獻及辛勞,是成功要素。
如愛因斯坦,有人會為他涉獵書籍,讓他能參考早前發明者的心得。
又讓他由衷驅動及鞭策奮鬥及盡力,去回饋這些人的幫助。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
........0714....228...........................................
LearnFromOthers。凡應用共同協同思想的人,都明六點關鍵。
共同分享組合性的思想,比獨立單獨思想運作要快。
單靠個人的想法,生活及處事,會成孤島。

智慧人,會重視社區,又團隊精神,非著眼於薪酬高福利好。
有些聰明人,會使自己成為弱勢領袖,搜集各方意見及貢獻,
不強出頭。縱是強勢領袖,都願自行壓下,成謙卑弱勢領袖。
大智若愚的眾人意見吸納者,是聰明的待人接物及領導。

找個具經驗的老前輩求問,是學習策略,是縮時進步的方法。
........0707....227...........................................
在團隊裡,一個懂採貢獻與分享思想的,是成功領袖。
即或比賽中途暫停,也不忘應用共同分享思想,
首15秒,聆聽副教練意見想法,搜羅他們看到的細節及重點。
後15秒,歸納眾教練意見,再向球員,鼓勵歡迎,開心見誠,
態度開明的,詢問有讓PatSummit要知的事情,又問球員看法,
最後發指令。這是優質帶領下,不斷連勝,屢次獲勝的秘密。

一件趣事,有位新丁,TimeOut時,拉著她衣袖,
示意期望隊友傳球予他,結果如此安排了,
終這球員,竟為這場比賽,成為勝利關鍵。

有別於強勢領袖的獨行獨斷,她強勢,又採他人意見,
致可領球隊,得喜出望外,眾望所歸的成績及表現。

的確,深暗明白,重視又賜予價值於他人思想及意見的,
可從分享出來的思想共同組合性結果,得著優勢及好處,
且能成就更多事情,是超越個人涉及範疇,能力的。

共同協同的思想分享骨子裡,共六理由或原因,
值得人去細心留意關注,以致應用,豐盛人生價值。
........0630....226............................................
Pat Summitt示範了管理及帶領全隊,與副手互動交流,
推動及教導隊員,策略性地,對待。她留心聆聽,
每位正選及後備球員的意見,亦確保所帶領的人,
完全明白又懂得跟從自己的指令。

共識基礎建立後,才飾演領袖角色,於球賽中領導及指揮。
這能使群雄盡情發揮,享受他們的貢獻及付出。

她採綜合性思想,製造機會讓眾人相互分享,如半場休息時,
她選擇抽離現場,從旁觀察,親耳領聽他們的溝通,
讓球員有時間討論,予下半場部署意見及檢討。

再次靠近隊員,訓話前,會先召所有副教練,聽他們的意見,
是具策略及步驟地,於隊中培植領導及管理的方式。
她,也聘心理學家,教導球員,有果效地互動性地溝通,
製造建設性溝通,免無謂爭辯。

集合所有人,將從教練群中聽到的,歸納撮要後,
向隊員分析及結論,發出清晰方向,指令,計劃及部署。
再問副教練,有否補充及更正,更好改善及提升意見。

溝通,是策略首要,次之是資源及時間善用,
隨後,是優質具效率的組織,及執行。
........0623....225..........................................
訪問前數分鐘,在PatSummit辦公室內,聽她分享關於領導,
及團隊服侍的心得,提及採納及篩選精英Recruiting。
又知人善任,採最好的人,組織起來。懂鼓勵球員的教練,
參與又分享各人意見及思維,是她認為人生中成功的鎖匙。

因著一場比賽要開始,便隨同進入籃球場,在後排觀察,
見PatSummit談吐舉止,處事及即埸應變,內部溝通,
中場休息於休息室裡與全隊球員及教練們的指導,
是親切和藹,強勢認真。她不遺言,那競賽精神,
是源於強悍管教性強的父親,及三位好勝心強兄長影響,
一心奪冠獲勝的精神,在每季球賽中突破,刷得勝紀錄。
........0616....224...................................
人缺了,聖經所指的謙卑受教,又智慧人通達人的聽人勸教性格,
無法成領袖群中的一員。

出色的領袖,擅優質溝通,享受過程,實踐真理,
建團隊服待神,內涵性格謙卑受教,造就廣闊心胸,動機純正。
願成弱勢領導,無為而治,信任人,以創意積極接納凡事可能的,
思想態度對人,組織比自己強的,知人善用,集思廣益。

藍球界的PatSummitt在Knoxville接受訪問的例子,值得參考。
.........0609....223.................................
歷世中,那鼓勵分享思想的,領袖,都是成功,
受尊重的一群。他們的好性格,自我價值,自知之明,
善領聽,採群雄意見想法,心受教謙卑,各盡其職,
團隊運作,胸懷容量廣闊,洞悉人強弱,恩賜內涵。
聖經形容,這群是願意成眾人僕人的。

大成功,必從群策群力,團隊服待運作,
集結力量智慧,累積各方貢獻優質,取得完成的力量,
完成每個任務,跨過每個里程碑。

領導群雄的,必各盡其長,善用比自己能幹聰明的人。
不僅有著智慧人,通達人的內涵,性格聽人勸教,
與眾人和睦相處,融洽交流,人際關係好。

歷史上,蜀國君主,劉備,是人和上成功的領袖範例。
.........0602....222...................................
好的領袖,會鼓勵人去參議,分享。

這些領袖,會成為一軸心,又綜合者,

將眾多思維及想法組合,使將當中的優質,

智慧,視野,領受,經驗,成功等昇華,

讓人被塑造,得躍進,是得勝王道,

可顯神的榮耀。
..........0526....221..................................
常人會說,具規模的教會,難遷移會址,
挑戰很大,屬不大可能之類。但他拒絕這想法。
十五年後,他把整間教會,遷移至另一地方,
人數亦有增無減。

常人會說,此刻他是教會的主任牧師,辭退後,教會該倒閉。
他拒絕這想法。他離開了當時的教會,把工作妥善交代,
新接任的牧師,仍讓教會持續增長中。

常人會說,他在宗教界教人領導或是可以,對著商界領袖,
企業家,創業者,不可能吧。他拒絕這想法。
時至今天,他兩者都勝任,且影響力,達全球。

這位牧師,憶述早年抗禦逆流時,那衝擊及反對的力量,
相當巨大,普遍思維,實難以去挑戰及拆毀。
又當時缺乏經驗,身旁亦欠智慧人幫助,自言信心不足,
一大堆不受歡迎不平凡的思想及決定,令人眼前無法蒙恩,
獨自一人唱戲OneManShow,自彈自唱。

感謝神,這位牧師基本成功後,持續向上游,相對變得容易了。
他,很有自我價值及自信,他,選擇堅持。他,成功了。
他,影響了全世界。目前,他,要做的,是感染及維持身邊的人。
延續這非凡的思想,讓與眾不同的另類想法,續與他自己溝通。
他,感恩,不少人願意在這航道上,與他並肩,向他回報。

若你某天拒絕普遍思想,認為是基於你自己認為最好的,
最正確的,那你,便開始要面對眾人的壓力及挑戰。
或者,反對的聲音,會令你卻步,誤以為陷入他們所說的錯誤中,
可實際,並非如此。

當你踏出去,取得第一步成功時,便能有信心地繼續走下去,
積累多年後,可成為更卓越成功的人。
.........0519....220..................................
一位專注於領導技巧的牧師,與那擁輔導及行政管理技術的,
同樣出色,甚勝於同軰。進神學院當上牧師前,
先積累屬世處事經驗,與那大學畢業接進神學院的,不同,
但依然成功,為人關注。

他25歲接受了主任牧師的職位,除勝任外,更超出人的思維。
大部份人認為,這牧師的教導,礙教會成長,影響人數增長。
1976年,他拒絕這想法,終藉教導,令他所接任的教會,
成了全俄亥俄州增長最快的教會。

大部份人認為,惟金錢聘大群員工,教會才可快速膨脹成長,
他拒絕這思想,不大量聘用,只聘兩位全職牧師,
結果是,短期內增長至千人教會,於該省份,屬大的。

大部份人認為,當領袖是件困難的事,亦不易被教導出來。
他拒絕這思想,因他是專門教人領導的。結果是,藉寫作,
出席不同講座,教導他人怎帶領後,不少生命態度,扭轉了。
領導的方法,單傳開了,又影響各方領袖,讓他們更成功。

大部份人這樣說,若離開自己宗派,是件愚蠢事。
他拒絕這想法,昔日若不離開原生宗派,便沒有今日的他,
又祝福了身邊上千的人,讓自己得著百倍擴展的祝福。

大部份人認為,若你接任牧師職位,棄用創始人原本的做法,
是自毀前途是自殺,教會人數絕無可能增長,可他堅持這樣做。
22年後,這位創始牧師,依然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一直沿用所有方法,致使教會得著持續成功。
......................................................
欲打破平凡思想PopularThinking,便需習慣不安舒,
好能某天盛載成功的果子。逆流游與順流游,
雖都是游泳,但轉了環境,會變得大不同。

人,若只付和隨行大部分人的心思意念的話,
那隱藏的潛能,是無法被發現及釋放出來。
惟提勇氣釋信心,去抗禦逆流時,便像冰封的地被破開,
漸漸收到美好的果子,變成一位很能提供協助的人。
可以是工作生涯中,未有與平凡思想停過爭戰的人。
......................................................
習慣創新,是好習慣,在持續嘗試新東西新方法時,
可脫離舊有慣常的框架,免祛思想牢籠。
只要每日一點,簡單事情開始,由小而多及大,
發掘不同的可能性,可行替代方案出路,
變化中享受新鮮及樂趣,不斷累積,便是了。

唯立即行動的,才有答案。為自己做些不同的事情吧。
......................................................
反問自己的思想,當實證方法可行時,現在仍可嗎。
方法,像試探,因著人的惰性會被持續使用,
成為行之有效的招式,至法子完全失效無路可走為止。
一生中,令我們無法突破,得著明天更大成功的,
是我們今日的成功成就。

挑戰程序ChallengingTheProcess,對涉及的步驟過程等,
持續修正挑戰,可有更好更有效更多元化做法的態度,
免停留在一般人能認知的階段,又不自知。

傳統,往往是個根本又實用廣為接受認同的概念,
是個曾經創新的意念,是發明,是昔日改革成果。
但,對將來,未必是好的建議。

重複將已過去不切合時宜需要的程序,更新,加進新方向,
便需要改變。不然,就是在抗衡及拒絕改變,不願成長,
不為將來的更好而重新規劃執行。太留戀現在及過去思想的,
只淪為守傳統無思考,像按指令程序執行的機械人,非人類了。
習慣嘛,無先例喎,過往只需按程序處理便成,
不要做壞規距等,是普遍人不願突破的借口例子。
......................................................
欣賞創新的思維,重視感激擁與別不同另類思考模式,
是擁抱改變,接觸不同類型不同背景的人,擁有的特質。
可得新的方法,意見及想維。超越自己限制,
吸取他人技術及專長,溝通保持關係,免舊有想法囚牢做法,
沉醉於受歡迎思想中,樂死於安舒中,又不自知。
從他人身上學習,是好的,優勝之處,吸為己用,
不良之處,引以為鑑。孤立自己,非好主意。

知道了常人想法PopularThinking後,可從另外的方向思考,
以全新及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件事,
可得發明及創造級數的偉人思想結論。
所看到的,是寬闊宏觀的,既看穿大局,也見遙遠將來。
是取得成功的一個基本要素,免了於框框裡死做爛做,
衍生出來的問題,除袪屬血氣的做法。

重要的是,持決心信心撒出的第一粒種子。
......................................................

2001年9月11日的世紀級嚴重空難,令人不願坐飛機。
此刻,亦是最大轉機。因提供了最好條件周遊列國。
航空公司,生意大減,出入境保安加強,旅客減,
也非再次恐襲的好時機,機票減價,無形造就旅客。
只要擁這不普遍的想法,又排除是恐襲目標的心魔,
可省旅費作他用,又增廣見聞,非凡待遇如減價酒店,
歌劇舞台劇電影等娛樂設施,或未想過的優惠也會遇到。

在受歡迎思想前,要學懂提醒自己,以下四事。
一。被人為貶低忽略誤會的不受歡迎思想,
絕非不能成就取得成功的。二。當中可含有異像及機會的種子。
三。每件事情或過程,都要持守那不尋常的思想。
只有這樣,才不致中途迷失。四。非為改變而改變,
盲目跟隨,不好,思考什麼最好,是需要的,活在當下。
......................................................

受歡迎,只等同平凡。若停留於滿足受歡迎思想裡,
終為自己帶來一段平凡的人生,因你與他們,沒有兩樣。
更甚,你及他們可以是,有所不知,或未能知其所以然。
普遍思想,是保守類型,位在最好階層最差勁位置,
亦是最差階層最好位置,主動放棄主觀鏡的參與。

若接受受歡迎思想,即等同排除自己於成功之外。
代表你會計較,投放資源及心力是少,態度也得過且過。
成就,屬不凡的機會,是零。

至少學懂五種質疑反問自己的小習慣,免被拖垮。

第一,認真思考。理解後,策劃執行細節。
察看低阻力的路,或怕被人拒絕,
或輕信他人,懶惰不費心神,任性盲隨等,
只反映當事人的智慧及人生價值觀,有提升空間。
或不願冒險,或多做多錯吾做就吾錯心態,
計算利益權衡得失純生意盤算般決定等,
實礙屬靈成長,壞處多於好處。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處事方法,
只會淪為平凡中庸,好勇鬥狠,
愛面子重眼前利益名聲屬世的一群。

理應思想是,什麼最好,非最受歡迎。

-------------------------------------------
-------------------------------------------
成功人物有11個思想技巧值得我們參考及善用。

管理者,從不滿足地要求下面的人,
當中還有消極不滿及唏噓嘆息。
領導者,永遠提供答案予下面的人,
不論策略態度及思想,鋪排下一步,
前景,機會及出路。

可能思想在事奉上,生出了無限可能,
化腐朽為神奇,由無變有,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就如沙漠中,生出一個綠洲。
又如絕境中,開出一條出路。
當中從無唏噓嘆息,因為領袖,就是答案。
是起死回生的命脈,故領袖,常樂觀,
且積極思考抗衡現實的難題。

逆境不再,強者永在,是優質領袖的典型寫照。
無論遇上怎麼樣的問題,衝擊,打擊及消極事件,
還是可以作個積極的榜樣。

因為領袖,有股似永用不完的能力動力聰明智慧,
可施予他人正能量,正氣,喜樂,以及王道。
帶給人答案,出路,力量及希望。

一般人,常以問題為中心思想,消極的情緒思想,
混集麻木不能抽離的主觀眼界,心境多是被蒙蔽。
視野如同瞎眼。意志似乎不願追求更新脫困。
自怨自艾自憐,唏噓嘆息灰心喪志,疲倦乏力無助,
對人及事絕望,或是傾刻寫照。

擁積極思想的人,經已得著可能思想的威力。
不論思想模式及行為,都跟2012信息的特質相配合。

但可惜的是,世上大部分人都非這類型。
他們或笑面迎人,顯出沉實穩重的一面,
內裡卻又可消極非常,喜歡譏誚,
或認定可能思想是天真及愚蠢。

擁星球大戰異象而成立帶領時代電影技術的George Lucas,
他相信自己能做到。他自認非天生積極的人,
但他願意選擇積極做人。他指出,積極思想的能力,
將為你效勞一生之久,它會替你走很多的路。

若積極思想協調上你的意志力決心毅力才能技術造詣等,
將見非凡成就。在別人看來,或是驕傲及天真的想法,
但現實上,真的這樣發生了,我選擇相信並持續執行。

成為可能思想者,我們有需要習慣的改變。
1. 棄絕聚焦在無可能上面。運動心理學家Bob Rotella指,
任何人都可進入可能思想的領域,讓它為你工作。首先,
要讓消極從思想中剔除,剩下的就是積極思想了。

所以只要作一個有質素的決定,甚至設計訓練及進程路線圖,
將所有消極思想及消極的自我對話毀滅。意志力及毅力,
就是敵擋及剷除的利器。

在潛意識自動列出一些錯誤概念,將會出錯的提醒,
會出問題的事情,為何做不到的一堆原因時,
你是可以立時問自己,這種情況,這種方向,
有正確的地方嗎?什麼好的地方嗎?
這樣,就幫到自己進入積極的思想當中。

悲觀的人,有消極性格思想及習慣,
口中常有消極不可能的字眼,那是自動不經思想就出了口的。
那,你要做的,是列出信任的人或朋友親人,助你提醒你,
停止剛出口的消極說法,持之以恆決心改善,會得著果效的。

譏誚者,是那些無夢想,又一事無成,不想著做到什麼的人。
但會冷嘲熱諷,想法消極,充滿不信懷疑批評論斷,
卻又會找機會顯出自己的智慧及聰明,甚自稱專家。

這些人多是空心老官,喜歡安舒平凡普遍的擁戴者。
他們常活在過去及現在當中,對將來一無所知,
亦不感興趣,少有得意創作或發明。甚或懦夫,
缺少面對明天及新事物的勇氣,不見得有冒險精神。

他們會抓著現在的成功,但會恥笑將來的成就者。
常習慣眨低或毀謗,為他人冠上天真傻瓜幼稚等惡名,
也藉此保護一己的面子及無能。
是一班自以為有智慧的現實主義者,但消極乏可能思想。

認清譏誚者,不為伴,努力修正自己性格不成其一分子,
你便有機會成為一位思想可能者了。

2. 遠離專家。所謂專家,其發表的言論及意見,
或只是綑綁他人美夢,把當中的異象夢想理想毀滅。
非真理級數的話語,只令人枉費時間消磨人生。
要認真對待話語的精要,思想當中的智慧。
要付代價經歷驗證那長進而來的喜樂及知識。

受著技術或知識限制,表面或是不可能,
有誰敢斷言事實豈是這樣?
停留在過去及現在的,不會是可能思想者。
願意突破界限的,創意便出來,是發明家啟示家。

當渴望成就腦海中的事情時,可能思想總是帶領著,
化美妙為現實。相信並前行,就是了。

一個可能思想者,不單拒絕消極,在極劣難耐環境,
仍尋找機會,續思想可能,從光境處看出更好潛質。
逆境找出路,禍患尋祝福,不可能中釋放應對策略,
死地絕境中走出生機,缺點中發現優勢來。

Walmart前任董事DonSoderquist,有一個奇妙故事。
在視察一超級連鎖店分店後,Don評為恐怖無顧客,
無服務員招待走廊滿堆貨物貨架空蕩雜亂無章。

同去的同伴Sam在分頭視察中,竟看到襪褲貨架,
有著有生以來見過最好的襪褲,拉出來看,
有生產廠名字,打算回公司打電話談談多上架可能。

又高層管理人WatsonWalton,見化妝品區只佔四呎,
但排隊要看化妝品示範的,有12呎長人龍等候。
已記下牌子批發商,回去後會試洽談將來合作計劃。
擴展化妝品部門,去容納這批優質貨品。

就這樣,Don認清一個事實,逆境中也有好東西。
都可以改善,可以成長,得卓越效果及結局。

領袖,擁異象,縱惡劣形勢,亦找出好機會,
優點及出路,不論他人怎說怎做怎應用。

可能思想,非與生俱來,非天才,非經驗。
惟態度正確,又願栽種可能思想種子的,
應對逆境挑戰,足夠有餘。

培育可能思想,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可刺激擁更大夢想,
超越過往思想空間領域,細味並享受前所未有的景地。
人,多見夢想太少太細,致不足孕育可能思想的種子。
一生最喜愛最美好的事情。

可能思想,非大部人所接受,故擁有的人非常少。
消極者會問為何要做怎可能,但可能思想者會問為何不可以。
對成功的意念,對自己肯定的信念,甚是聖經記載的信心,
都是屬靈原則。唯相信自己能夠,終必成就,
便能察驗信心及可能思想的奇異大能。

歷史,是一個參考寶庫,可大量從前人經歷學習,
尤是成功偉人傳記。仔細了解他們每個點滴細節,
可發現他們態度內涵生命優質思想及價值。

發白日夢,非大問題,若加上執行及意志力,
再添群才能的人,各從其類,同為著一些目標向前行,
已可成就里程碑及貢獻。初出茅廬的可能思想家,
說不定就是未來的成就家。

曾了解過的GeorgeLucas,是其中一位偉大的成就家,
亦是積極的可能思想家。他創造異象,又落實異象,
成就前無古人當時也無人能及的娛樂訊息電影平台。

2016年里約奧運會,有出人意表的中國戀人選手當眾求婚。
網上評論不一言終,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及文化上的爭議。
雖無對錯之分,但顯出一個事實,可把積極又擁可能創意思考者,
與現實思想者,分別開來。也把領袖及管理者,分別出來。
把拓荒先鋒與守舊悶氣的維持者,也分別出來。

里約奧運會,已屆落幕,運動員又開始下一個目標,
繼續預備自己。可能思想的優質習慣,值得持續發展,
成為個人優美性情品格,又成群體共同資產特質,
去榮耀神的奇妙創造智慧心思。

領袖或成功者,皆有檢討的思維精神及操練。
只有持續這樣,才可累積成功,免了重蹈覆轍或重複犯錯。
常謙卑正視及糾正自己錯誤瑕疵,
不論是主動發現或他人提醒教導指正,均需美好內涵性格,
自律又好記性。

JulesHenriPoincare有說天下最易及方便的處事態度,
是什麼事都懷疑,同時又什麼事都相信。
因過程不需用腦及判斷。但這懶惰法則會棄掉反省思維。

若小時候少外出沒做多大的事時,或許做起事來處處撞板,
但這生活模式可讓人擁有一個非常活躍的腦袋,
處於靜態中,持續思想幻想觀察,又留意身邊事情,
可發展成一個深層的思想家,令一生受惠。

一個既是領袖,也是牧師,亦是一位作家的做法,
值得參照模仿,使之成為一種習慣行為。
每天工作之先,總愛於枱前流連一下,
看著枱上每件由他放上去的擺設或文件夾,
這促他反省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就這樣,
他工作非常有效率,也具成效,讓他一生走在成功的路上。

枱上左方放著一些不同顏色的資料夾,
有綠色的,是從外面搜集回來的意見名句故事等,
有紫色的,是保存他個人事件的,包括意念及概念,
有藍色的,是存放他新著作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每個資料夾外面,他都習慣親手寫上不同的問題,
為要記下重點刺激思考,且繼續收集不同意見。

枱的前方,是重要人物或事件相關的相片,不時更換,
也有太太女兒父母等家人或不同年期場合外出工幹旅行等留影。
相片,勾起回憶啟發,助他反思反省檢討及回味當中美好光陰。

枱右邊,有著另類資料夾,存放他全年講座題目筆記,
在不斷累積更新筆記的同時,重讀又溫故知新,
助記憶組織資料信息。

黃色的,是兩星期內準備外出分享的講座題目,
需要集中所有注意力聚焦其上,是快要分享出來的。

枱前方不遠處又隨手可得的距離上,放著三個資料夾。
旁有備忘筆記簿記事貼等工具,記下腦中閃過的意念,
正進行項目,時間表,約會等事情。

他習慣在約會前,把要說的話先想好,又記在筆記簿中,
指示秘書安排提醒動作。

總括而言,在他面前的資料很多,有即時執行,計劃中,
需要回憶反省,也有思想的反射啟發。這種的設定及習慣,
可讓他在反省過去及現在事情中,於未來不斷創新。

反省的思想,好比講道前,把整篇講章筆記預先做好,
把相關資料組合或組織,在腦裡面從頭到尾做了多次。
這習慣,能使人可以在第一次執行時,也盡善盡美。

每完成一項工作後,有需要反問自己三個問題。
今日我學會了什麼,二有什麼我應該繼續與別人分享,
及三未來日子我應該繼續怎樣做呢。
這是轉接下一步驟前,我們該反省的要點。

領袖,必須懂得不斷向自己發問優質問題,既助自律,
也促成一位好管家,致使時間及資源有效運用。
編制日曆,時間表,每一計劃訂寫清楚等的習慣,
都不及背後的反思及反省,來得實際。
故每次進行紀錄的同時,邊做邊反思,
可事半功倍。

花時間去反省,又有計劃地反省,如段落式反省,
不論是按年月或小時反省一次,又或項目完成即反省,
全部皆有需要,唯這樣我們才得著真成功成長及改變。

我們的思想若缺了自律,注定失敗。
反省,是個有價值的操練。失敗乃成功之母。
反省,是讓過去錯誤成為經驗,
也是鑰匙去開創塑造成功將來的關鍵。

近代社會節奏速度,越見超頻,不少人展開新行動,
忙個不停,不願停下來思考,絕談不上有反省空間。
如此,首要是訓練造就自己成為一個喜歡思考的人。

第一步,是開始反思及反省。懂反思的人,非指紙上談兵,
只管吹噓的理論家,反而是喜歡實踐,有著大量行動驗證,
又事後見到需改進地方學到了一些什麼又得著啟發或領域突破。
讓自己的行動與反省思維,打開溝通互動,成為一項成長操練。

養成反省習慣,可產生正確的觀念及方向,為人生導航。
教會中有位領袖,當他的小孩年輕又與家人同住時,
每年都帶他們外出旅行一次,一般是兩至三星期。
結束時,總會問孩子兩個問題,
培養孩子在自己的經驗上懂得反省及反思。
這次旅行你最喜歡是什麼,又當中你學會了什麼。

孩子,或未會抓緊當中價值,又總結事情,
亦不習慣撮要重點。但經歷過滿足過,
不論是情緒或肉身上的開心愉快感受後,
在人刻意刺激或提點挑戰的反思反省下,
可造就一刻停下來思考及回應你提問的空間。

所有或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經歷,可帶來懂得欣賞的角度,
珍惜每次旅途中細碎事情,同吃喝歡聚伴遊的片段,
成為成長的經歷,在點滴中學習成長,找出正確觀念原則。
那花在孩子們身上的時間,價值得到確立,
至少非水過鴨背,到此一遊,毫無心在的態度作回應。

藉此兩問的簡單互動,形成反省思維系統,
觀念在孩子們腦裡發展,不但有智慧,
也為孩子們省卻大量碰釘的機會及時間。

反思的習慣,讓人情緒性格上,誠實又純全正直,
增益思維生活。不少人經歷完情緒高漲後,
會回復恆常生活中,不會特意檢討,從中學習,
也難去分析及歸納有用的觀點來。

現代社會文化,喜製造大量官感刺激節目,
來滿足五官感受的娛樂,甚不惜價格,
刺激後又回復恆常生活。得到的或是情緒上的變動。
最終或似上毒癮般,要倚賴娛樂才能滿足。
一生不學無術,一事無成,也被情緒情結等捆綁。
只強調肉體或情緒上的一時滿足,
不懂思想,又怎能自覺反省。

若是懂自律的,在每項享受中反思,
娛樂或享受亦應不成大問題。因冷靜後,
可從反省中得很多細節,把正確的觀點分析出來。

藉反思反省,縱在消極情緒中,也如擁一雪亮的眼睛,
看到不同出路機會增益及好處,助己成長又利及他人。

人,是可以透過別人敗筆,學習不少人生道理,甚或真理。
只要擁有反省的思想能力,所學到的,
是可以比經歷那些情緒高潮的,學得更多及實用。
關鍵,或是你有否一個成熟的情感及性格去面對。

不論在開心或困難境地,邏輯判斷,真理應用,雪亮眼睛等,
都可讓我們因禍得福,分析出不同的優點缺點,
好處壞處及當中原則解難方法來。

反省的思想,能配合積極思想發揮至極致,且可持續創新。
困難逆境,不會擊倒人,反而是讓我們學會更多人生功課,
使之有能力永遠脫離情緒包袱,不再因消極經驗,
令自己陷入放棄及失喪中。

我們不該向過去回望,除非過去錯誤助你找出有價值的重點來。
那已付出沉重代價經驗的,目標其實只得一個,就是歸納,
讓得益的出路被找出或顯露。

任何的感覺感受,情緒情感,在真理光照下若能站立得穩,
便可勝過時間,產生情感上的純全正直,不論是對我們的思想,
或屬靈生命,都是有益無損,無上價值。

不少人也試過太快作出決定或判斷,或是衝動,
終發展為決定後才認真考慮事情。未有充分時間思索的當下,
過往反省的思想,會是唯一提供答案的途徑。
在急需時,助你快而準的作出決定,無生疑慮。
亦除懷疑及不肯定,生起信心。

因曾為著以往的事情反覆反省,做功課的同時,
在思考的路途上,在不同時日不同地方,已劃下記號。
思想裡面,累積及擁有足夠的依據,可壓縮減少經歷過程的時間,
既能加速決定,又信心增強了。潛意識及直覺觀感,
能讓你作出果段又優質的決定。日後再遇時,
便自動跳過曾做過的步驟及程序,心知不可行及可行的方案如何。
創新,亦由此開始。

被別人挑戰或在壓力下作決定時,思想空白一片的,
不少屬欠缺反省思維的。依靠不作決定或憑直覺小聰明等,
去做整體決定時,多不管用。且是無法承傳他人的笨方法。
跟隨你的,不能因你而學到果斷決定的邏輯思維。

建立反省思想時,願意投資時間進去,是首要前設。
其後,要俯心自問在決策途中,
有什麼因素可左右結果致不能粗疏的呢。
又,決定前有步驟要先預先安排打點一下嗎。
又,作出的決定針對性強嗎,涉及的人及事範圍廣嗎,
好及不好的地方如何。

每次反省時,問問這類問題,找出答案,
一個優質的決定,便成了。習慣操作後,
溝通力會強化,要傳達別人的信息,
也變得更條理,自信因而增長,
跟隨的人也得以明白怎樣跟隨及提升自信。

反省的思想,是一個自我成長及改良的要訣。
若失去或自行放棄了,目光將變陝窄。
像只顧腳前一小步,而忽略了大圖片的方向性,
似瞎了眼般。

若把焦點放在事情上,往往只能把普通的事變得人事化,
且難找出自己的錯誤,令自己不斷重複地鑽牛角尖,
大圖片見不到,宏觀下也看不出自己的真正謬誤,
像於千塊砌圖上只聚焦於一兩塊砌件般。

優質溝通,應在思考裡搭通天地線,在千塊砌圖上觀察,
得著宏觀溝通模式的能力。

如一位演講的講員,多了解其顧客的情況及需要,
便有能力以宏觀方式給予他們方向。
講座後有花點時間去溝通,檢討反思,
可讓更清晰真確的大圖片呈現,擴闊陝窄的思想。

反思,可藉解答以下問題簡單概括。
如具體及針對性地幫助到會眾嗎?
與會眾有多少的連繫呢?有互動溝通的原素嗎?
有提供讓會眾即時跟進及實踐行動的計劃步驟嗎?
講座前預期的標準有那些已達到未達到或超出預期的呢?
肯定自己時有事項可以跟進免留下敗筆或爛攤子的呢?

明顯的,若檢討不但要求自己在下次工作中更進步,
亦同時留意自己過往所做的漏洞,可全面立體的盡好責任,
把事情處理得更完備更妥善。就這樣所看到的大圖片,
加上反省的思維,以致處事進程及操練,
可把意見及經驗,準確的放入事情的前文後理當中,
透過默想及思考過往經驗過的,看見過的,得著益處。
也同時預備好去迎接將來更大的成功。

反省的思想,讓我們不單使每個行動變成好的經驗,
且更可以成為有價值的經驗。

老闆,通常很少給未足經驗的員工去碰釘子,
當然,也不會把重要任務交予他們。
一些人的做事作風往往令人擔心及煩惱,
這樣子,是不可能換取上司的信任。

只有我們擁有反省思想,經驗便能將價值加給我們。
藉反省的思想,可讓我們有獨到的眼光,
終可把經驗發展成為一種啟示性的看見Insight。

每當經驗一些事後,我們需小心地反省,
粗枝大葉式的經歷人生風浪,
終不能提取當中的所有智慧,未來應用便不成。

一次的經歷失敗,若具有效反省,可免自己嚇破膽,
又免存留傷痕記憶鉤。也不會拒絕未來出現的機會,
不排斥好的事情發生。當中有價值但隱藏的智慧可被捕捉,
好與壞的經驗能分辨開來,抽絲剝繭下,
達到取得智慧及寶貴的原則及目的。

養成反省的習慣後,人生中的經歷都變得有價值。
失敗或消極的經驗,可變為成功路上的反面教材,
讓我們認清前面的目標。

建立反省的思想,可先編定時間讓自己專心,
免去人的惰性,能集中聚焦及定性。
時間花在處理情緒上易受傷害的事上,有益及有價值。
處理好自己做錯,感到不安挫敗,又生起消極情緒的地方,
被勾起的記憶傷痕,思想謬誤處理失當等,
可踏進突破自己的界限,開創另一新的領域。

又,要挪開可令自己分心失注意力的事,將之成為習慣,
於獨處去做,遠離外界所有的騷擾,或會孤單,也要堅持去做。
沉靜下來的去思想每一細節,讓深層安靜的回憶浮起。

願意花時間反思的,找對方法,果效發生,那可見的成就,
是來得快且大,是日里萬機的,甚可擁偉大的領導才能。

每天可由堅持十分鐘,至半小時,至一小時,
慢慢撒種,便可讓反省的質素提升。若每月可抽一整天,
單純讓反思運作,又成為一種習慣,
藉挪去所有令你分心及打擾的事情,
反省的思想,可變更為有效及有質素。

另,持續不斷的修訂自己的時間表日記計劃程序等,
除讓每項工作安排得當,也助檢討反省,是好習慣。
當每次閱讀裡面的內容,讓我們更深刻的回憶起來。

這樣開始的反省,當中常包括自己的感覺,時空穿梭的,
感受昔日的情緒反應,成功感失敗感尷尬事等。
藉反省思想,把事情重組一次,將反省過後的思維再次記下,
新的感覺新的看見,頓成自己新的方向及里程碑。

日記的作用於此,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人生散發著悅心榮靈的光芒。

按著記下來的想法,一步步認真的實踐出來。
就是將這些經反省過的計劃,於人生裡實現出來。
這樣的過日子,可充分運用自己的記憶,
是得勝的原則及經驗,終可成就智慧及性格。

發問正確的問題,非常重要。
成功的領袖,常與自己說很多話,當中大部分,都該屬好問題。
若是基督徒,聖靈更可參與你腦中發出的疑問,
不間斷的回應你,指引你。
若是神蹟人員,更可進深至另一超脫的反思境界。

問題的質越高,所回饋的價值也越高,得著思想裡面的金礦。
問題要夠闊,涉不同範疇及領域。

個人成長相關的問題,可以是今天學到了什麼?
能助我那方面成長?涉及的智慧該如何用在人生中呢?

為自己增值的問題,可以是今天為自己及他人增加了那方面的價值呢?
怎樣再跟進持續好讓對方得著好處呢?

團隊服事的問題,可以是今天做了什麼事情?
有那些是促使合作伙伴得更大益處?雙方合作更加開心回味嗎?
與我同工的人如何得著雙贏?
可有更多持續合作項目又得共同成功經歷?

領導層面的問題,今天有那些是藉榜樣去領導別人的呢?
有提升身邊人那些質素?讓他們晉升到那層次呢?
為他們做了什麼?效果怎樣?

健康層面的問題,有為健康做35分鐘鍛鍊達至具活力的心跳嗎?
過去一周有安排至少五次運動呢?所吃食物符低脂餐膳原則嗎?

個人信念的問題,有那些事用上神真理的原則處理呢?
操練愛這黃金定律進展如何?為別人走多一里路的事有嗎?

發問價值的關顧外,也該涉關係回憶,反思經驗等範疇。

婚姻及家庭,有持續與太太子女孫兒孫女傳遞及溝通愛呢?
以什麼方式顯示給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呢?結果如何?
有少許回應嗎?

朋友方面,這周有對朋友付出過嗎?對誰做過什麼?
有額外的事可為他付出嗎?有另外的朋友需要我嗎?

核心團隊,有足夠時間給下屬及與他們相處嗎?
做了什麼曾幫助他們成功?
在什麼範疇我可續成為他們的師父呢?

神的領域,有花時間給神嗎?神今日教了我些什麼?
現在我有否繼續在學習當中?有順服及聽命嗎?
有持續與神溝通嗎?今天做了未有?

發現,今天接觸到些什麼呢?有事情需多花時間去思想呢?
有功課學到嗎?

回憶及記憶,今天我有為別人製造一個好的記憶嗎?
予別人的評語可為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嗎?
我的行動有為別人帶來共同經驗嗎?

困難,今天有什麼事情地方出了錯?可改善嗎?
怎樣避免將來出現同樣問題呢?
若再處理時,怎樣可以做得更好更躍進呢?

成功及成就,有事情不妥善呢?這是因我而出現嗎?
有原則可以從這經驗中學到呢?

人,我遇到誰?印象如何?

總結,今天所做的一切,全都恰當嗎?有感恩情懷在當中嗎?
學到了什麼?有愛人嗎?
目前是否活到福杯滿溢又持續步向豐盛的階段?

怎樣組織反省的思想,時間在乎你的,
不論是按喜好,或自定模式,價值,分段等作法,
重要的是,把它們記下來,落實執行。
不然,一切只會是吹噓,並無益處。

******************
Idea
******************

學會藉從行動後學到的智慧,變成屬於自己的三合土,
是極好的。

先記下所有已檢討的事情細節及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不論是藉洞察力或由觀察所得的智慧,
抑或是能助你成長的重點,腦海中閃出的新點子計劃等,
持續長久地刻意寫下來,最後終可變成一種有益的習慣。

正如有效看書的方法,可以是邊看邊將學到的重點,
用不同顏色的筆記下來,這可讓你在閱讀理解過程中,
更加深刻,亦助重溫時快速重拾當刻的思路脈絡及關鍵點。
這可總結及理順出經驗當中的行動智慧,
成為日後走向成功的踏腳石。

又,要學懂借助別人的智慧,小孩老人上司平輩後輩等,
他們總有優越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跟進及仿傚,
甚至他人的錯誤缺點,都可藉溝通觀察分析及回憶,
成為我們的反面教材,得著警惕反省的空間。

馬丁路德金,這名美國黑人政治家,生平偉大的地方,
因著一個與眾不同的概念及反省思想,受惠了整個國家,
將種族歧視的潮流改變。

若然我們有神,聖靈便能成為我們的保惠師,隨時幫助我們。
詩篇第一篇,教導我們要晝夜思想神的話語,即默想。
默想下,或有異夢,透過反省思想,將重點執行出來,
可帶來不一樣的生命氣息,感動人生。

當我們默想反省,檢討實踐又應用,過程中的大量觀察,
於別人敗筆及反面教材教導中,可突破別人無數的瑕疵。
聖靈,會開始與我們溝通,加上策略性思想,
會產生強大記憶力。習以為常後,是事奉成功的鑰匙。

就如腦內有一百個抽屜,存各類型資料資訊領授。
這些都是藉反省思想積累回來的。
這些抽屜不時拉出拉入,尤是檢討不同題目時。
此時,聖靈,會藉反射式的思想與我們溝通。
先是我們主動去思想,後相信所思想的每一件事,
聖靈都會參與,且聖靈會回答我們的問題。
這溝通模式,可以是填充題,小部分是問題,
聖靈,會把那些答案填滿,一如FillInTheBlank的題目般。

就這樣,便得到很多從神而來的答案意念,方向及啟示。
初時或有像自己想像出來般,但不久後,
將發現那填充答案,是擁有屬神的智慧,
非從自己的知識而聯想出來的。
就是這樣,我們便可肯定這是聖靈的工作。

這種啟示,每日或以數十或數百計,一年積累不下於以萬計。
這就是那反射性思想的威力。當聖靈回應你問題時,
你會非常深刻,藉策略性思想,把這些信息放入腦內檔案系統裡,
存檔後,再經過回憶及反省,會變得更深刻。

重複以上原則,持續與神溝通,
把接收到的信息在自己的檔案抽屜存取,
便會刺激大腦神經網絡不斷擴展。
就這樣,記憶力,可無限量地加強。

藉傾聽,能讓聖靈參與我們的回憶思想,反省及腦袋。
這是基督徒的專利。亦只有懂傾聽神聲音的基督徒,
才能達到的領域。

第八個技巧,是質疑接納普遍思想的行為。
懂得發問問題,比只回答問題,更有價值。
若我們已擁有所有答案,為何還會搞到一團糟。

有一領袖,一直感覺健康,甚少疾病,活躍又樂於付出。
至1998年12月18日51歲的他正參與聖誕聯歡會時,
突然心臟病發。自此,他人生開始改變,
既注意飲食,又每天運動,也對身邊每位重要的人,
努力向他們付出及表示愛心。
更留意及注重與心臟病相關範疇的資訊。
因這改變,他特別注意Paul M. Ridker, MD.

這位心血管科專家,是思想另類的人,喜改革及突破,
且不停於平凡及受歡迎的思想,故造就了他的奮鬥及堅持。
人一生從其人生選擇,已決定了他是否可成為領袖,
成功人物或重要人物,因這人必擁成功思想。
專挑戰一般醫生對心臟病危的觀念。
他年少時,從印度回美國時曾患免疫力混亂疾病。
後發現是寄生蟲於體內攻擊所致,他及其家人也飽受痛苦,
幸終痊癒。長年累月的患病經歷,使他對醫學產生熱誠,
終成了專家。

他發現以血膽固醇水平高低,
去設定心臟病情況理解的作法為斷症無效,
因心臟病患者中,不乏膽固醇正常的。
後於研究中了解到,血管發炎開始後,
是促發心臟病的先兆。

他又發現血中存有C-ReactiveProtein(CRP)。
當CRP處高血濃度時,患心臟病的風險便高。
這方法比測試低密度脂蛋白LDL便宜又準確。
結果,一個敢反問挑戰及質疑常規的人,
讓不少人能脫離心臟病的困苦。

有一經濟學家John Maynard Keynes指,
付出又發掘擴展新意見,不難,
但脫離舊有概念或意見,最難。
要敵擋大眾已接受的意見及觀念,更難。

一位生意人,難持續挑戰一般公司的傳統,
一位牧師,不斷挑戰自己,要將新的音樂發明供教會使用,
又一位媽媽,拒絕上一輩留下來的想法及傳承,
或一位年青人放棄潮流意念及做法等,
不論是抗衡或轉變他們,都屬高難度動作。

前述的11種好思想,非要懂得將價值觀放於好的思想多於受歡迎之上。
否則,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學習,也可以不自知。
是時候讓我們變成不受歡迎了,你,預備好了嗎?

十一種好的思想,均可於成功者身上看到。
他們01明白好思想的價值或流於平衡平均,
02認知改變思想的威力或流於太有彈性,
03掌握主導性思想IntentionalThinking的程序或陶醉於懶惰,
04察看大圖片的思想或未免視野受限了,
05釋放聚焦思想的潛能或流於滿足,
06發掘創意思想的喜樂或甘於盲目傳統,
07肯定現實思想的重要或未免太幼稚,
08釋放策略思想的能力或承認無法自律,
09感受可能思想的能量或受思想限制,
10擁抱反射思想的功課或自覺已經新潮,
11質疑受歡迎被接受認同的思維或膚淺不自知,
12鼓勵參與分享有價值的思想或跌進驕傲迷失中,
13經歷不自私的思想或自我陶醉,
14享受底線思想的回歸或不委身離地過日子算吧。

總結是,一個不被人接受或不受歡迎的人,
可能是一個好思想家開展旅途的記號。

當人麻目跟風,或隨市場流動時,人們事實並沒有思考,
無用腦袋,缺乏殷勤從數據眼見現象他人理解等,尋找答案。
一位了不起的分析師,能在市場上未有傾向或線索行動下,
洞悉未來走勢的人。洞悉先機,非單靠這些分析師的言論,
因他們的建議或因大勢確立而過時,已無法找到最佳進場點。
一項普羅大眾共知的信息,只是一個平凡的資訊而已。

若接納受歡迎思維,而未查考實情,說出事實,
那根本連正在想什麼,也不自知。是迷失,但不自知。
容許此事發生,壟斷一生的背後,不能排除缺安全感。
不少決定,藉恐懼在推動自己,其價值觀是怕無保障。
開心指數中,屬最低層次的一個,安舒。

尋求物質及生活上的安穩,是人的天性,
但真正不尋常不平凡有價值的想法思維,
是身邊九成人群,從沒想過的概念及方向。

但普遍常理解,太陽系位處銀河系邊緣,
銀河系只是宇宙一星系,該不是中心或重點所在。
太陽系中,眾星圍繞太陽轉的事實,
多認為太陽是中心,但非宇宙中心云云等。

事實是,在神眼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鑄模,
是為新婦級人類的栽培而顯出價值,一切受造物,
才會出現配合,是鍛鍊的工具,是場境的佈置。

一個好的思想,是一項勤力及艱辛的工作。
唯願付上成功代價的,才得著見到成果的那天。
受歡迎的思想,可根本不需要人思想任何事情,
故也是懶惰人的標記。

那接受普羅大眾,令自己更受歡迎的觀念,
要警惕免被絆倒,也要尋求正確方法處理。

普遍及受歡迎的思想,並不一定正確,
也非大部分人認同的,就是指出事實,
因為,普遍思想,骨子裡,不存在真理。
..........................................................
當年德國的所有權力投放在納粹黨上,
後希特拉殺了600萬猶太人,近將全歐洲毀滅。
但當年大部份德國人,認為這是正確的事,
認為希特拉是偉大的領袖。惜,歷史證明他們錯了。

謹記,被接納與真正聰明,有著很大的分別。
不少人,以為銀行戶口的數字,為他們帶來最大的安全感。
惜,這非真理。反思過去及事實,得誠實回應,昔日的對,
今天或錯,不都是受歡迎的思想等同好,不能被大眾接受認同,
便以為是正確。別忘,暫時方向正確,即代表將來是可以錯的。

眾人認同的事,不少會變成傳統及習俗,
又為人熟悉的傾向及風氣,當中的概念,
或只是某人或政府憑空想出來要推行的政策而已。
根本,無先成功例可循,又以創新為借口,
亦乏正確理解及推行原因。如美國,曾出現的理論,
若要經濟發達,優化生活現金流,該以信用卡借錢購物,
動用未來錢,是套聰明的理論及跟上時代的做法。

若細看,美國人,已在外國借了幾十個美國的資產回來,
今日連利息,也償還不了。這謬論影響全世界,
使全世界,都一同參與這種欠債的遊戲,
從而,進入了經濟的咒詛中,也不願意醒覺及回頭。
近代的經濟危機,金融海嘯等,都是這錯誤觀念衍生出來的果。

借貸想法,在美國開始時,人人稱讚,且成風俗,影響至現在。
這空心老倌的概念,是種愚昧,讓世人落入咒詛中,
是極端又真實及切身,值得細味時刻警惕的好例子。
.................................................................................
從來沒有停過改變步伐的人類,進步至今,仍在成長,
可知道進步及改變的敵人,正是受歡迎的思想。
接受緩慢的改變,可為你帶來幸福的滋味。

受歡迎思想的愛好者,特別喜歡現在,安舒,維持現狀,
不變應萬變,愛懷舊,又沉醉受大眾接納的事情上,
會向不合己意不乎己利益的創新及改革喝倒倒彩。
這或對他們而言,可生起強烈的存在價值感吧。

過去的常規,故有的做事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若一件事從來沒有人做過,非代表不能做到。

關於HomerHickam這人的電影故事,從小在煤礦中長大,
煤礦屬Coalwood公司,位於維珍尼亞的一個小鎮裡。
除最優秀的,或擁卓越技能的,所有人須被公司聘任,
在礦裡工作,制度已成村民一生不能改變的命運。
但Homer卻希望自己能與別人不同,因留意著當時蘇聯,
正發展把太空船射上太空的計劃及創舉,
他立志要成為一位太空人。

小孩一名的他,從他立志那天開始,
其實相等於對抗著鎮上所有的成人。
其爸爸是礦場內最大的管工,
自然期望兒子隨自己腳蹤。最終,Homer離開了Coalwood,
到了維珍尼亞一所工業學院讀書,畢業後成了工程師,
之後更任職NASA,負責訓練太空人,至退休仍擔顧問。
由始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要成為太空人的心志。

他願意為自己的理念,堅持奮鬥,結果是他,如願以償。
整個過程,或跨越很長時間,甚或一生,
但只有那願意擺上代價的,才得著當中的榮耀及價值,
又一生無悔。
....2017.................................................
....2012.................................................
在群體中,具影響力的,是領袖。眾領袖加量結合,
便能為人帶來改變及幸福。領袖,會了解別人,
與人良好相處,合作,溝通,知人善用。
能發揮自己及別人。能使一群平凡的人,成為精英。
藉一群比自己,更才幹的人,讓自己發揮重要角色。
能組織團隊,令果效百倍提升。重點是,
領導人的技術。

領袖,必具親和力,吸引他人注意力在自己上,
會刺激人帶著熱誠的反應,又推動別人即時行動。
那真誠的魅力,會散發著一種溫暖及關愛的態度。
是一塊純全正直的磐石,在生命中沒絲毫虛偽。
以身作則,先行而後教。在生活中予人歡樂,
有幽默感,風趣輕鬆自然。

勇於選上比自己強的為助手,又強化雙方的特質。
會鼓勵身邊的跟隨者,自己擁有的安全感,
無須別人的討好及認同,自我肯定感強。
會把挑戰及責任組合在一起。擁擾質的說話能力,
藉話語把情感傳遞,打動人心。
能推動最有個性,難相處的人,非但明白對方,
且有效與對方合作,製造和諧合一的氣氛。

能提升生命各領域的人際關係,
發掘又培養具得著人心特質的人,
能克服易起磨擦的人格差異問題。

真領袖,是會與世上最難合作的人合作,
與最難相處的人相處,與最難佩服人的人跟從你。
非倚強迫,只因著領袖而出現的魅力,榜樣,
及相處之道。
....2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